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光束發散角的檢驗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光束發散角是衡量激光、光纖等光學系統輸出光束質量的核心參數之一,直接影響光斑尺寸、能量分布及傳輸效率。在激光加工、通信傳輸、醫療設備等領域,精確測量光束發散角對優化系統性能、確保產品質量至關重要。檢驗檢測過程需通過儀器和方法,依據或行業標準,實現對光束發散角的定量分析與評價。其檢測結果不僅用于生產過程的工藝控制,還可為科研實驗、設備驗收提供數據支撐。
光束發散角檢驗檢測的主要項目包括:
1. 光束傳播方向的發散特性測量
2. 光束腰位置及束寬變化分析
3. 不同波長下的發散角對比測試
4. 溫度/濕度變化對發散角的影響評估
關鍵參數涵蓋發散角數值(通常以mrad為單位)、光束質量因子(M2)、近場/遠場分布特征等。
檢測過程中需采用光學設備:
- 光束質量分析儀(M2測量儀)
- 高精度激光功率計
- 紅外/可見光CCD相機陣列
- 可調焦準直系統
- 傅里葉變換光學平臺
其中,光束質量分析儀可同步測量發散角與M2因子,CCD相機通過捕捉光斑圖像計算束寬變化。
主流的檢測方法包括:
1. 遠場測量法:通過測量距離光源足夠遠的光斑尺寸,結合傳播距離計算發散角
2. 近場掃描法:使用刀口法或狹縫掃描裝置獲取光束剖面數據
3. ISO 11146標準法:基于二階矩理論,通過多點束寬測量確定發散角
4. 可變孔徑法:調整孔徑尺寸分析光束通過率與發散關系
光束發散角檢測需遵循以下標準:
- ISO 11146系列(激光束寬度、發散角測試方法)
- GB/T 15175-2012(固體激光器主要參數測試方法)
- IEC 60825(激光產品安全標準中的光束參數要求)
- MIL-STD-1241C(軍用激光系統測試規范)
標準中明確規定測量距離、采樣點數、數據擬合算法等技術要求。
實施檢測時需注意:
1. 環境溫度控制在±2℃范圍內,避免熱擾動影響
2. 光學平臺需具備隔振功能,保證測量穩定性
3. 針對可見光/紅外光選用適配的探測器
4. 定期校準儀器,確保示值誤差≤3%
5. 對脈沖激光需同步觸發采集系統與激光脈沖
光束發散角的精確檢測需要綜合運用先進儀器、規范方法和嚴格標準,通過多參數協同分析才能獲得可靠結果。隨著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波前傳感、數字全息等新型檢測技術正在推廣應用,推動檢測精度和效率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