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用塑料編織袋檢測
發布日期: 2025-04-16 19:16:32 -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6日 19:18
|
煤礦井下用塑料編織袋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煤礦井下用塑料編織袋檢測項目與技術規范
一、物理機械性能檢測
1. 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
- 檢測目的:評估編織袋在受力時的抗拉性能和延展性。
- 測試方法:依據GB/T 1040《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對經向、緯向進行拉伸測試。
- 技術要求:縱向拉伸強度≥30kN/m,橫向≥25kN/m;斷裂伸長率≤30%(防止過度拉伸變形)。
2. 抗穿刺性能
- 檢測目的:模擬井下尖銳物體沖擊時的抗破損能力。
- 測試方法:使用落錘穿刺試驗機,根據GB/T 10004標準進行測試。
- 技術要求:穿刺強度≥9J(焦耳)。
3. 耐磨性
- 檢測目的:評估編織袋在摩擦環境下的使用壽命。
- 測試方法:采用馬丁代爾耐磨試驗機,按GB/T 21196標準進行循環摩擦測試。
- 技術要求:表面磨損率≤5%(1000次摩擦后)。
二、安全性能檢測
1. 抗靜電性能
- 檢測目的:防止靜電積聚引發瓦斯或煤塵爆炸。
- 測試方法:依據MT 113-1995《煤礦井下用塑料制品安全性能檢驗規范》,測量表面電阻。
- 技術要求:表面電阻值≤1×10?Ω(導電型材料)或≥1×10¹²Ω(抗靜電型材料)。
2. 阻燃性能
- 檢測目的:確保編織袋遇火時不易燃燒或自熄。
- 測試方法:按GB/T 2408《塑料燃燒性能試驗方法》進行垂直燃燒測試。
- 技術要求:燃燒時間≤10秒,損毀長度≤100mm,無熔滴現象。
三、環境適應性檢測
1. 耐腐蝕性
- 檢測目的:驗證編織袋在井下潮濕、酸性環境中的穩定性。
- 測試方法:浸泡于pH=3的硫酸溶液及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24小時。
- 技術要求:浸泡后拉伸強度下降率≤10%,無分層、起泡現象。
2. 防潮性能
- 檢測目的:避免因吸潮導致強度下降或霉變。
- 測試方法:在溫度40℃、濕度90%的環境中放置48小時,測試質量變化率。
- 技術要求:質量變化率≤2%。
四、材料成分與工藝檢測
1. 原材料分析
- 檢測項目: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樹脂類型、抗靜電劑/阻燃劑添加比例。
- 技術要求:符合MT 113-1995中對塑料母粒的配方要求。
2. 縫合與封口強度
- 檢測方法:對袋口縫合處進行拉力測試。
- 技術要求:縫合強度≥200N/50mm,封口無開裂。
五、外觀與尺寸檢測
1. 外觀檢查
- 檢測內容:表面是否平整、無破洞、無油污、印刷標識清晰。
- 技術要求:印刷內容需包含“MA”煤礦安全標志、生產日期及廠家信息。
2. 尺寸偏差
- 檢測方法:測量編織袋長度、寬度及厚度。
- 技術要求:尺寸誤差≤±1.5%,厚度≥0.08mm。
六、綜合性能驗證
1. 模擬工況測試
- 測試內容:在模擬井下環境中(瓦斯濃度0.5%、濕度80%)進行長期負載試驗。
- 技術要求:連續使用30天后,無破損、強度下降≤15%。
結論
煤礦井下用塑料編織袋的檢測需覆蓋物理性能、安全性能、環境適應性及材料工藝四大維度。企業應選擇具備MA(煤礦安全認證)資質的產品,并定期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如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進行復檢,以確保其在井下極端環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可有效降低因包裝破損導致的物料泄漏、靜電火花等安全隱患,保障煤礦生產安全。
以上內容符合中國標準(GB)及煤礦行業標準(MT),實際檢測中需以新版標準為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