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高溫存儲及容量恢復能力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在新能源、電子元器件、儲能系統及電池等領域,高溫存儲及容量恢復能力檢測是評估產品耐久性與可靠性的關鍵環節。高溫環境會加速材料老化、引發化學副反應或導致結構形變,進而影響產品的電化學性能、儲能效率及使用壽命。通過模擬極端高溫條件下的存儲狀態,并觀察容量恢復情況,可有效驗證產品在高溫工況下的穩定性,為設計優化、質量控制和標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高溫存儲及容量恢復能力檢測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項目: 1. 初始容量測試:記錄產品在常溫下的額定容量或能量輸出; 2. 高溫存儲條件:設定特定溫度(如60℃、85℃等)和存儲時長(通常為48-168小時); 3. 恢復能力評估:高溫存儲后,在常溫下靜置一定時間(如24小時),測試容量恢復率; 4. 循環性能分析:重復高溫存儲-恢復過程,觀察容量衰減趨勢; 5. 外觀與安全性檢查:檢測產品是否發生形變、泄漏或熱失控現象。
實驗需依賴設備以確保數據準確性: - 恒溫恒濕試驗箱:提供精確的高溫環境,溫度范圍通常為-40℃至150℃,精度±1℃; - 充放電測試系統:測量容量、內阻及能量效率,如Arbin BT-2000或Neware BTS系列; - 數據采集儀:實時記錄溫度、電壓、電流等參數; - 熱成像儀:監測高溫存儲過程中的表面溫度分布; - 電子天平:用于電解液泄漏量或質量變化的定量分析。
檢測流程需遵循標準化操作: 1. 預處理階段:在常溫下對樣品進行充放電循環,直至容量穩定; 2. 高溫存儲階段:將樣品置于試驗箱內,按設定溫度和時間進行存儲; 3. 恢復階段:取出樣品并靜置至常溫,測試其放電容量; 4. 重復性測試:進行多輪高溫存儲-恢復循環,分析容量衰減曲線; 5. 后處理分析:通過SEM、XRD等手段觀察材料微觀結構變化。
高溫存儲及容量恢復檢測需符合以下國內外標準: - IEC 62133:針對便攜式電池的安全要求,規定高溫存儲溫度為60℃±2℃,存儲7天; - GB/T 31485-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明確85℃存儲條件下的容量恢復率≥90%; - UL 1642:鋰電池安全標準,要求高溫存儲后無泄漏、破裂或起火現象; - JIS C8712:日本工業標準,強調高溫存儲后容量恢復率與循環壽命的關聯性。
通過系統化的高溫存儲及容量恢復能力檢測,可全面評估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為技術改進與市場準入提供有力支撐。
前沿科學
微信公眾號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眾號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研究所
微視頻
中析研究所
小紅書